導熱油運動粘度的監測意義
導熱油的運動粘度是指在規定條件下,導熱油的稀稠程度及流動性能,反映了導熱油的運動阻力,決定了在一定溫度下導熱油的流動性和泵送性。
導熱油粘度的變化可以說明分子量和分子結構的變化。裂解使粘度下降,而聚合與氧化則使粘度上升。這些變化對高溫范圍的粘度影響很小,但對低溫粘度影響較大,因此對寒冷地區和伴有冷卻操作工藝、或間歇操作的設備來說,低溫粘度的增長應受到重視,它會直接影響泵起動性能。
監測導熱油運動粘度的目的主要是判斷其是否達到粘度上限,由于過熱超溫或氧化都可能使導熱油的粘度發生變化。當粘度過高時,不僅使低溫啟動所需要動力增大,循環泵的運轉負荷加大,而且易使循環系統中的介質流速降低,邊界層厚度增大,一旦爐管內有導熱油的流速處于層流狀態,容易導致邊界層過熱,加劇油的劣化,同時導致鍋爐內傳熱惡化,造成進一步的過熱和爐管結焦。因此,運動粘度允許使用的質量指標為不大于40mm2/s(40℃)。對于L-QB和L-QC類規定停止使用的粘度上限為大于50mm2/s,之所以這樣規定,是由于分析了大量在用導熱油后發現,大多數L-QB和L-QC類在用導熱油當運動粘度達到50mm2/s時,殘炭已超過1.5%,容易在受熱面結焦、積碳,影響鍋爐安全、節能運行。對于L-QD類規定停止使用的粘度上限為大于60mm2/s,主要考慮到L-QD類有一些產品在未使用時,40℃粘度比較大,但在高溫工作條件下其粘度可以維持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