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熱劣化
導熱油長期處于高溫環境運行,分子內碳鏈會發生斷裂,導致化合物分解成氣體、低分子化合物(低沸物)及自由基,自由基又能與其他分子發生聚合而生成高分子聚合物(高沸物)。不僅使其顏色逐漸變深,由黃色到茶褐色,進一步變為黑色,而且裂解或聚合產物的熱穩定性、導熱性、閃點、運動黏度等物理和化學性質都發生了變化,影響導熱油的使用性能。
二、氧化劣化
導熱油和空氣中的氧接觸后,會氧化生產有機酸,有機酸可進一步促進聚合反應,隨著溫度的上升,其氧化速度也會加快,結果可導致黏度增加,油色由黃色至茶褐色進而變為黑色。而且所生產的有機酸遇水后會對設備有一定的腐蝕作用。
三、混入異物的劣化
由系統混入的雜志(包括水分)可導致;
1、所混入的雜質可能成為催化劑,催化油品發生分解、聚合反應;
2、所混入的雜質有可能與導熱油直接發生反應,生產分解物及聚合物;
3、混入水分等雜質,在高溫下發生氣化,造成運行壓力不穩,嚴重時甚至引起超壓事故;
4、有的雜質混入系統后,會在高溫下發生沉積,堵塞管道,影響安全運行,有的甚至迫使系統停止運行。
因此,對使用中的導熱油必須定期進行檢測,及時掌握其劣化程度,采取必要的措施,防止由此而引發的一些嚴重事故,造成最大的經濟損失。